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承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世界政治与经济-"中国与东盟"专题
    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前景与对策
    金凤君 刘会远 陈卓
    2018, 27(04): 1-10. 
    摘要 ( )   PDF(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段杰
    2018, 27(04): 11-20. 
    摘要 ( )   PDF(13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缅甸段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张磊 李灿松
    2018, 27(04): 21-33. 
    摘要 ( )   PDF(22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游客赴泰旅游流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阮文奇
    2018, 27(04): 34-44. 
    摘要 ( )   PDF(16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出境游对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影响与实施路径
    朱丹
    2018, 27(04): 45-56. 
    摘要 ( )   PDF(10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与区域
    长江经济带城市间的创新联系及其空间结构分析
    马双
    2018, 27(04): 57-65. 
    摘要 ( )   PDF(2228KB) ( )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了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和网络拓扑结构,在改进的引力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长江经济带创新联系的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网络整体密度较低,中心度较高的城市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拓扑网络呈现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成为创新联系中心城市的大多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并形成了以它们为核心的创新联系板块,板块间的内部联系和辐射范围差异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通勤感知的特征研究——以福州城区为例
    李想 刘承良
    2018, 27(04): 66-76. 
    摘要 ( )   PDF(2936KB) ( )  
    通勤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之一,然而过于集中的通勤造成各种交通问题,现阶段,我国二线城市的高峰期拥堵问题也愈发严峻。以我国沿海城市福州市为例,对城区居民的通勤行为及通勤感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福州市城区居民通勤特征。研究表明:从通勤行为来看,居民通勤时间和距离以中等水平为主,随着通勤时间和距离的增加,通勤方式逐渐从步行向助力车再向公交车、私家车过渡,职住分布的空间失配进一步带来通勤流的空间集聚,是高峰期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从通勤感知来看,交通意象中标志物和区域的可意象性很小,节点的可意象性最大,满意度呈现由外围向中心递减的空间结构,并深受样本属性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西南地区对外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程艺 刘慧 宋涛 刘海猛 唐志鹏 湛东升
    2018, 27(04): 77-89. 
    摘要 ( )   PDF(3492KB) ( )  
    中国西南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是内陆、沿海、沿边三大空间作用力的缩影,剖析西南地区对外经济发展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对于新形势下明确西南地区发展方向和深化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西南地区61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法、Theil指数、σ收敛、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建立了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2003-2014年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与区域特点,分析了西南地区对外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不断增大,由相对均衡向极化格局演变,成都市、重庆市是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核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崇左市、防城港市等沿边沿海地区对外经济发展逐渐崛起;2、受内陆与沿边、沿海三大空间作用力的影响,西南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沿东北-西南向发展,呈现先北移后南移的趋势;3、经济发展水平、综合交通和基础设施、国家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于西南地区的对外贸易格局,促进西南地区对外经济发展空间分异。4、未来西南地区对外经济发展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扩大向南开放,四川省、重庆市的对外开放方向呈现多样化,向北开放的趋势较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一后原东德城市收缩现象及机制研究
    邓嘉怡 李郇
    2018, 27(04): 90-99. 
    摘要 ( )   PDF(2347KB) ( )  
    20世纪90年代,收缩城市开始从欧美发达国家蔓延至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以统一后的德国东部城市最为典型。通过对统一后原东德收缩城市的研究,探讨城市收缩引发的人口流失与经济衰退现象,其中主要表现为大量工厂、企业倒闭,劳动力市场萎缩,人口总量及出生率急速下降以及城市失业率飙升等;结果表明,两德统一带来的体制变化是导致原东德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此外,人口流动、过激私有化、郊区化和过度补贴等一系列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收缩;最后对统一后,在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下原东德地区采取的断崖式改革所引起的城市变化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亚五国投资环境比较研究
    刘二虎 陈瑛
    2018, 27(04): 100-107. 
    摘要 ( )   PDF(1159KB) ( )  
    基于熵权理论,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因素四方面,对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中亚五国的投资环境与吸收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提供参考建议。结论如下:(1)哈萨克斯坦的整体投资环境最为优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处于中等,而塔吉克斯坦的整体投资环境较差;(2)从经济、政治、基础设施和生产因素方面出发,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在各项指标中均表现突出,其他四国的优势则不尽相同;(3)中亚五国投资环境的优劣对吸收COFDI(China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FDI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用地结构的时空特征及变化机理研究
    李咪 王成新 姬宇 李雅楠
    2018, 27(04): 108-117. 
    摘要 ( )   PDF(1405KB) ( )  
    使用洛伦茨曲线和偏移份额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2006-2015年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差异及变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山东半岛城市群五类功能性用地呈扩张趋势,且分布相对均匀,同时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期内,居住用地分布最均衡且稳定,工业用地次之,公共设施用地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分布相对集中,但向均衡分布发展,绿地分布由集中向均衡发展。从区域来看,鲁西北分布最均衡,鲁中南次之,鲁东区域相对来较为集中;(2)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为增长性结构,工业用地为衰退性结构;空间分布上看,青岛、济宁、莱芜、德州、聊城和滨州市建设用地扩张迅速,且青岛市和济宁市竞争力较强,济南市较弱。泰安和菏泽市建设用地呈减少趋势。其余地市补给挤出效应互有强弱,其中潍坊市竞争力较弱;(3)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变化受经济、人口、产业、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与布局
    上海企业孵化器空间布局演化及区位影响因子
    滕堂伟 葛冬亚 胡森林
    2018, 27(04): 118-126. 
    摘要 ( )   PDF(1489KB) ( )  
    企业孵化器是促进初创企业发展和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运用ArcGIS工具刻画了上海企业孵化器的空间布局及其演化,并以上海各区县为单元分析了企业孵化器区位分布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企业孵化器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多数集中于杨浦区,徐汇区等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外围区县数量较少;发展阶段差异明显,经历了政府主导,高校科研机构主导以及民营企业主导这三个主要阶段;空间布局经历了单个“弱中心”,多个“弱中心”,两个“强中心”和多个“弱中心”的演化特征;多数企业孵化器集聚于大学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附近。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显著影响企业孵化器的区位分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商务与市场支撑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沈凤斌
    2018, 27(04): 127-136. 
    摘要 ( )   PDF(34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中国-南非海洋经济合作展望
    任航 童瑞凤 张振克 蒋生楠 汪欢
    2018, 27(04): 137-145. 
    摘要 ( )   PDF(1019KB) ( )  
    2014年南非政府提出了名为“费吉萨”(Phakisa)的发展计划,将海洋经济视作未来南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两国在海洋经济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对南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港口运输与临港工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领域,南非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基础较好,开发潜力巨大。中国同南非在上述领域存在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和合作的现实需求。结合两国相关海洋产业部门发展情况和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同南非开展海洋经济合作的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空间差异研究
    张建伟 王贤 孟琳琳
    2018, 27(04): 146-155. 
    摘要 ( )   PDF(25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与社会
    海南省游客与消费重心空间分异研究
    汪晓春 李江风 张祚
    2018, 27(04): 156-166. 
    摘要 ( )   PDF(2261KB) ( )  
    海南省作为全球大型热带海岛的代表,其旅游发展轨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海南岛旅游发展在空间上极不均衡,且部分市县“旺丁不旺财”,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全岛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心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海南省游客重心、消费重心、国际游客重心的演变轨迹,并深入剖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三者位置始终不一致,但均处在全省地理重心偏东的位置,并逐年向南、向西偏移;东部市县过多的表现为旅游通道的作用,游客消费水平较低;游客消费相对游客分布变化具有时空上的滞后性;国际游客的聚集性和地域偏好更加明显;全岛旅游发展在空间上呈现海口市和三亚市双核现象,旅游重心演变的实质主要体现在旅游首位城市由海口向三亚的变迁。海南省旅游重心演变及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地缘优势、资源条件、干线交通、政策支持、特色旅游产品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村落的文脉辨识、提炼及应用——以中原地区为例
    刘磊
    2018, 27(04): 167-176. 
    摘要 ( )   PDF(1105KB) ( )  
    传统村落是传统农业中国最基层、最根本的承载单位,因其积淀并体现着特定地域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真实的生活形态,而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美丽乡愁”等一系列生态文明战略的颁布,传统村落的巨大价值和深远意义业已取得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共识,并激起了空前高涨的研究热情。然而,现有的开发实践多存在着功利化动机明显、模式化抄袭严重的不良倾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仅被视为争取资金支持、扩大地域影响的噱头和工具。受此背景影响,开发策略的制订、推进、反馈和评价难以真正做到符合地域实际、贴近历史原真。尤其对于中原地区这类遗存基底破损严重、实证资料获取困难、调研条件不甚友好的特殊个案而言,如何排除上述障碍和干扰,准确提炼地域风貌的精髓特质,客观评价既有策略的成效与得失,对开发建设的水平切实做出拔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研究充分根据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现有状况,结合中国本土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围绕文脉辨识的核心概念,通过基本把握、主导原则、一般思路的剖析和中原案例的实证,系统阐述了益于文脉辨识、提炼及应用的策略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