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
|
2 |
顾朝林,黄春晓,吴骏莲.江苏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及预测.城市规划汇刊,2000(6):34-39
|
3 |
姚士谋,汤茂林.中国城市现代化概念及指标体系.城市规划,1999(1):60-61
|
4 |
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城市发展研究,2001(1):9-14
|
5 |
崔兆杰,谢连科,刘雷,等.生态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3):1863 -1868.
|
6 |
刘世栋,高峻.基于协调度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104-110.
|
7 |
吴琼,王如松,李宏卿,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生态学报,2005,25(8):2090-2095.
|
8 |
宋祺佼,吕斌.城市低碳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以中国低碳试点城市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20-27.
|
9 |
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资源科学,2008,30(1):25-30.
|
10 |
江红莉,何建敏.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软科学,2010,24(3):63-68.
|
11 |
赵旭,吴孟.区域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基于全国30个省区市的比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7(6):73-78.
|
12 |
杨彤,王能民.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生态经济,2008(10):33-36.
|
13 |
张明斗.中国"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耦合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03):14-20.
|
14 |
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17.
|
15 |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18-21.
|
16 |
韩瑞玲,佟连军,等.沈阳经济区与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演化.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0):2673-2680.
|
17 |
刘耀彬,王启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经济地理,2004,24(5):600-603, 613.
|
18 |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与实证分析.生态经济,2007(10):122-126.
|
19 |
LEIMER H P.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cities of China—possibilities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of CO2-emissions.Energy Procedia,2015.78:2250-2255.
|
20 |
Wang S,Fang C,Guan X,et al. Urbanization,energy consumption,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China's provinces.Applied Energy,2014,136(C)738-749.
|
21 |
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6-99
|
22 |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55
|
23 |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地理研究,2003,22(2):212- 220.
|
24 |
王立栋.秦皇岛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05):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