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承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3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7-15
    上一期   

    世界政治与经济
    国别与区域
    城市与产业
    文化与社会
    书评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世界政治与经济
    产业链视角下全球光伏产业贸易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丁嘉铖, 孔德明, 肖宸瑄, 郝丽莎
    2024, 33(7): 1-17.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490
    摘要 ( )   HTML ( )   PDF(2131KB) ( )  

    光伏发电是保障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重要举措,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欧美国家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光伏产业。因此,厘清全球光伏产业贸易格局演变背后的地缘政治关系,有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对2010—2020年光伏产业上中游环节全球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和对比,厘清各主要大国的地位和贸易关系,并剖析贸易保护措施对全球光伏产业贸易格局演变的影响及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研究发现:①受光伏产业贸易保护与反制措施的影响,全球硅料贸易在保持显著极化格局的同时,逐步由以美国向东亚流动的“单拱”格局转变为欧美向东亚流动的“双拱”格局,最后演变为欧-美-亚相互强联系的“东西轴线”格局;中游光伏电池及组件贸易联系更为紧密,贸易格局从亚洲向欧洲流动的“单拱”转变为亚洲向美国流动的“单拱”,最后演变为以中国的多元化出口和东南亚向美国流动所构成的“一核一拱”格局;欧美和亚洲在光伏产业链上、中游环节间存在着高度的互补性,贸易摩擦产生了双输影响,但也促进了全球光伏产业生产和贸易的多元化。②上游硅料贸易网络关系稀疏、始终由中美德日韩等少数大国垄断着核心地位;中游环节贸易网络的参与地区更多、贸易联系更为紧密,“核心-边缘”结构变动加剧,亚洲逐渐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中美德三国在光伏上中游贸易中均承担着重要的中介职能,中美日德英法六国在上游和中游环节贸易中自由度较高。③从主要光伏大国在贸易格局演变中的优劣势变化来看,中国光伏产业上中游对外依赖度低、在贸易关系中居于优势地位;美国在光伏产业上中游贸易中优势下降,对“非中国制造的中国光伏产品”高度依赖;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全产业链的贸易优势渐消。④全球光伏产业贸易关系及贸易战本质上是中美欧地缘政治斗争,但美欧短期内难以将中国排挤出全球光伏产业链而独立运转;中国应继续保持全产业链技术领先优势,并积极开展贸易多元化和出海投资,以保证光伏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遥感产品的全球典型国家PM2.5 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陶天慧, 石忆邵, 李嘉琪, 彭志宏
    2024, 33(7): 18-32.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375
    摘要 ( )   HTML ( )   PDF(2131KB) ( )  

    在全球化背景下,PM2.5污染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梳理不同国家PM2.5浓度的时空差异化分布,已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以全球27个典型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GIS地图表达、比较研究法,对1998—2019年PM2.5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全球27个典型国家的PM2.5波动趋势划分为持续上升、持续下降、先升后降、先降后升4种类型,70%的国家在研究时段内表现出PM2.5污染转好趋势;②除非洲区域典型国家外,其余同一区域的国家月度变化具有相似性;③与北美、欧洲、大洋洲区域的典型国家相比,亚洲、中东及非洲地区典型国家的PM2.5浓度季节变化的幅度要更大;④从20年的年均浓度上来看,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伊朗、埃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尼日利亚的PM2.5浓度更高,且已超过WHO提出的PM2.5过渡目标Ⅰ污染等级(35 μg/m3)。长时间序列下PM2.5污染时空差异特征的比较研究可补充全球国家宏观尺度的PM2.5浓度特征研究,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旅游地的游客与居民对语言景观的感知与认同
    魏超, 肖学宏, 徐红罡
    2024, 33(7): 33-45.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30033
    摘要 ( )   HTML ( )   PDF(719KB) ( )  

    全球化增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国际旅游是其中不可忽视的跨文化情境。多语言环境下,语言景观成为学界关注热点。许多来自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分析了语言景观中的认同/身份、权力等议题,但它们通常在常规社会情境下着眼于某一族群或某一语种。本研究关注多语种、多主体在同一物质空间交汇的特殊的国际旅游情境,旨在呈现不同主体对语言景观感知和认同差异化的表现。本文以泰国曼谷和清迈为例,通过两个相互关联的子研究,考察和比较泰国居民、中国游客、非中国游客对语言景观的感知和认同,发现不同族群、不同语种的语言景观与认同的关系存在差异,深层次地反映了语言与族群身份在国际旅游场景下对文化和经济不同层次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别与区域
    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变化特征研究
    胡晨晖, 姜海宁
    2024, 33(7): 46-58.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30016
    摘要 ( )   HTML ( )   PDF(2085KB) ( )  

    基于2000—2018年非洲留学生流动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其结果认为:①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始终呈现以非洲至欧洲的南北流动为主要路径,以非洲向东西其他大洲扩展为次要路径的“蝶状”空间分布格局。②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结构变化呈现显著的规模扩大和相对集聚特征,非洲留学生流动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不同国家间的非洲留学生流动规模存在等级分布式的差距。③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始终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且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非洲留学生同时向核心、次核心节点流动的集聚特征愈发显著。④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语言邻近性和历史殖民联系对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的选择影响最大,其次为东道国高校教育水平,而集聚效应、贸易联系和地理距离的影响较小,东道国高校学生数、GDP差值和人均GDP差值的影响则最弱。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坦桑尼亚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张家旗, 余成, 申秋实
    2024, 33(7): 59-72.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268
    摘要 ( )   HTML ( )   PDF(1025KB) ( )  

    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及气候变化威胁加剧等问题。基于全球30米空间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集及多源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数据,综合运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重心迁移分析、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坦桑尼亚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坦桑尼亚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有所减缓,耕地和人造地表面积持续增加,林地和水体面积不断减少,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四种地类的相互转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形式。②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不断下降,以中央铁路线为界,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相对稳定,重心始终位于首都多多马省域范围内。③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空间集聚特征显著,2000—2010年间冷点和热点区域分布范围和集聚面积较大,2010—2020年有所减小。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最主要的用地转换类型。④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均有所差异。社会经济因素大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协同增强作用则大于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分布明显加强了各自然环境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带一路”倡议与“联通巴新”战略对接的潜力与路径选择
    马翠红
    2024, 33(7): 73-85.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305
    摘要 ( )   HTML ( )   PDF(604KB) ( )  

    从整体上看,探讨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战略对接对中国与其他太平洋岛国的战略对接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与“联通巴新”的战略对接拥有很大的潜力,这决定了中巴战略对接的前提。第一,中巴双边关系运行良好;第二,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第三,前期积累了一定的合作实践经验。在具备战略对接潜力之后,“一带一路”倡议与“联通巴新”战略对接的路径可以从理念层面、实践层面、机制层面来展开。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指引着实践如何展开,而实践则是理念在现实中的具体化。稳固的机制可以有效保障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联通巴新”战略对接的前景虽然广阔,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聚焦在巴新国家层面、南太平洋地区层面及全球层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与产业
    中国高铁站和城际铁路站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研究
    俞路, 张昕昀
    2024, 33(7): 86-98.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301
    摘要 ( )   HTML ( )   PDF(926KB) ( )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的全面铺开,“高铁新城”或“城铁综合体”正在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本文以全国主要路线上的高铁站点和城铁站点为例,分析铁路站点对周边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由于相关社会经济数据的匮乏,文章应用DMSP/OLS和NPP/VIIRS卫星灯光数据结合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距离圈层法对此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铁路站的开通运营对周边地区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伴随着距离的增加迅速减小,高铁站的阈值范围约为7 km,而城铁站的阈值范围约为5 km。这种溢出效应在站点规模上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其在中等规模站点表现更为明显一些。在地区表现方面,溢出效应在中部地区铁路站点最为明显,其次是西部地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表现相对较弱。根据实证结果,本研究还发现,要发挥铁路站的溢出效应,铁路站到所在城市中心的距离在10~40 km为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
    彭十一, 俞雅静, 赵琪琪
    2024, 33(7): 99-115.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129
    摘要 ( )   HTML ( )   PDF(1915KB) ( )  

    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均呈现缓慢平稳增长态势,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均衡,呈现“东-中-西”的梯度下降趋势,空间分异特征也较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由东到西辐射扩张的显著趋势。②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城乡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数字技术也为城乡全面融合提供了条件。③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乡融合,而中部地区的数字发展水平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呈现抑制作用,对城乡融合水平高的地区显著为正,对邻近地区显著为负,在低城乡融合水平地区不显著。④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及产业数字化应用程度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实施数字化驱动战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南京以下港口城市可持续效率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陈宇奇, 蒋雪中
    2024, 33(7): 116-127.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0095
    摘要 ( )   HTML ( )   PDF(1208KB) ( )  

    长江下游12.5 m深水航道的建成对长江南京以下港口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将港口系统与城市系统相结合,采用二阶段SBM-DEA模型对长江南京以下9个港口城市的可持续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城市可持续效率值逐年增长;在空间分布上,可持续效率存在局部地区的效率值波动,呈现临海港口高于内河港口。产业结构、对外贸易量对港口城市可持续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和人才数量对其具有负向影响。研究丰富了港城互动方面的研究,可为促进港城绿色建设、提高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金飞, 徐长乐
    2024, 33(7): 128-138.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273
    摘要 ( )   HTML ( )   PDF(633KB) ( )  

    数字经济时代是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机遇。在理论分析数字经济与区域一体化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基于2013—2020年长三角地区26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区域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推进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且从细分维度而言,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一体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数字产业次之;②优化区域资本、技术和人力要素配置是数字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其中资本要素配置水平的提升对数字经济的区域一体化效应影响最大。因此,进一步深化区域一体化应提升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推进和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等学历人才的培养,不断激发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驱动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气候舒适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荣培君, 张荣荣, 赵现红
    2024, 33(7): 139-149.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103
    摘要 ( )   HTML ( )   PDF(1602KB) ( )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舒适度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根据中国1990—202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气候舒适度模型划分气候舒适区等级,探析中国气候舒适度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阐释气候舒适度对各省区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气候舒适区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分布规律,同时受地形影响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经向倾斜,气候不舒适区的空间分布基本上受到胡焕庸线和阶梯分界线的“锁定”。②1990年以来,中国气候舒适度指数在大多数区域呈不明显下降趋势,中国气候整体上正朝着利于人居的舒适方向发展。③气候舒适度是影响大部分地区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青海、宁夏、甘肃、海南、北京五省市的旅游舒适度对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与社会
    创新网络合作机制及其区域发展效应
    曹贤忠, 鲍涵, 陈波, 曾刚
    2024, 33(7): 150-159.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094
    摘要 ( )   HTML ( )   PDF(526KB) ( )  

    近年来,创新网络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研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缺乏对创新网络合作机制与区域发展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系统梳理。本文重点从创新网络合作机制、创新网络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两方面着手,对经济地理学领域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往研究不区分区域内外创新网络,需要重视外部创新网络与区域合作发展的关系机理分析;已有研究大多从创新政策、创新主体联系、多维邻近性单一视角分析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缺乏对创新主体属性、多维邻近性综合作用于创新网络的系统分析,需要重视创新网络多源数据测度及其多因素的机制分析;创新网络与区域发展的空间响应机制尚不清晰,需要深入分析创新网络的构建及作用机制如何引发区域发展的空间响应。通过本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完善创新网络相关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界内部化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理论意义
    后雪峰, 陶伟
    2024, 33(7): 160-171.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195
    摘要 ( )   HTML ( )   PDF(1466KB) ( )  

    长期以来,边界研究集中在国家边界或国家外部,很少关注国家内部的边界生产及空间治理意义。相对于西方普遍流行扩张型的边界外部化的管控模式,中国则是向内收缩的边界内部化模式。边界内部化是根据不同行动主体在国家内部划分不同的功能边界,实行差异化的边界管控方式,进而对边境空间进行有效治理。边界内部化是中国系列边境管控政策的理论萃取,它发展于清初在东北实施的“柳条边”政策,成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边境划定的边境管理区政策,在推动跨界流动和促进边境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边界内部化以区隔与接触并举为主要特征,既划分内部,又吸收外部,不仅避免西方的边界暴力和边界伦理危机,还有效建立包容和秩序的边境空间,实现了主动的差异性包容。边界内部化是中国边境治理的伟大创举,不仅在边界管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推动中国化的边界理论研究也具有深远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乡村人口-经济空间耦合研究
    刘洋, 乔家君, 肖杰, 张玉珍, 潘涛
    2024, 33(7): 172-183.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097
    摘要 ( )   HTML ( )   PDF(1848KB) ( )  

    以河南省乡村地区105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区,以2010—2020年乡村人口-经济要素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关系测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IS可视化分析等方法,揭示乡村收缩背景下人口-经济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显示:河南省乡村人口整体呈减少趋势,高值区集中分布在豫东、豫中地区,低值区呈“L”字形集中分布在豫南、豫西地区且保持稳定;乡村经济规模性集聚增加,经济密度高值区集中分布在豫中地区,豫西和豫南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乡村人口-经济集中度较高的地区空间分布存在一致性,且以协调发展型为主,人口-经济集聚程度相当。未来,乡村发展既要因需施策,提升人口集聚效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地区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评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论与实践》评介
    林初昇
    2024, 33(7): 184-188. 
    摘要 ( )   HTML ( )   PDF(4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