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Regional Studies ›› 2019, Vol. 28 ›› Issue (5): 200-209.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19.05.2018138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Yuwen HAN1,2(), Chengcai TANG1,2(), Chunyu YANG1,2, Ning LV1,2
Received:
2018-04-09
Revised:
2018-08-31
Online:
2019-10-15
Published:
2020-03-27
Contact:
Chengcai TANG
韩禹文1,2(), 唐承财1,2(), 杨春玉1,2, 吕宁1,2
通讯作者:
唐承财
作者简介:
韩禹文(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E-mail:631879553@ qq.com。
基金资助:
Yuwen HAN, Chengcai TANG, Chunyu YANG, Ning LV. An 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on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9, 28(5): 200-209.
韩禹文, 唐承财, 杨春玉, 吕宁.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5): 200-209.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sjdlyj.ecnu.edu.cn/EN/10.3969/j.issn.1004-9479.2019.05.2018138
方法名称 | 研究思路 | 优点 | 不足 | 代表性学者 |
---|---|---|---|---|
比较研究 | 在对两个及以上传统村落调查的基础上, 整理出旅游对村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指数, 并对比旅游对这些村落的影响程度, 分析传统旅游发展影响效应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 | 通过纵横比较有助于认识不同村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难以准确界定比较分析的单位和拟定客观有效的标准,选择样本的客观性和随机性往往难以保证。 | 卢松等(2004)[ |
SWOT分析 | 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SW)和外部机遇与挑战(OT)进行了系统梳理。 | 用系统的思想综合分析影响因素进行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战略。 | 其本质就是一个纯粹的描述性模型,并不能提供明确的的战略建议。 | 何峰等(2010)[ |
生命周期 评价法 | 探讨传统村落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点和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型。 | 可明晰地了解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影响,并据此择优选择环境负荷较低的旅游发展路线。 | 难以明确所有需要考察的指标和数据,许多是需要估算的。 | 程静静等(2008)[ |
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传统村落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居民或游客主体因素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社区发展满意度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 | 通过第一手数据深度了解各相关主体的感知与态度等。 | 受研究者调查水平和方法的影响较大,主观性强。 | 唐晓云(2015)[ |
文献研究法 | 依据现有理论和发展现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并对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进展、开发模式、空间布局、美学思考等进行探讨。 | 比研究者的口头调查更准确、更可靠,也避免了各种记录误差。 | 文献原作者可能会夸大或掩盖了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实情,使得原文献记载偏差。 | 卢松等(2005)[ |
Tab.1 Summary of common research methods
方法名称 | 研究思路 | 优点 | 不足 | 代表性学者 |
---|---|---|---|---|
比较研究 | 在对两个及以上传统村落调查的基础上, 整理出旅游对村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指数, 并对比旅游对这些村落的影响程度, 分析传统旅游发展影响效应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 | 通过纵横比较有助于认识不同村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难以准确界定比较分析的单位和拟定客观有效的标准,选择样本的客观性和随机性往往难以保证。 | 卢松等(2004)[ |
SWOT分析 | 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SW)和外部机遇与挑战(OT)进行了系统梳理。 | 用系统的思想综合分析影响因素进行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战略。 | 其本质就是一个纯粹的描述性模型,并不能提供明确的的战略建议。 | 何峰等(2010)[ |
生命周期 评价法 | 探讨传统村落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点和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型。 | 可明晰地了解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影响,并据此择优选择环境负荷较低的旅游发展路线。 | 难以明确所有需要考察的指标和数据,许多是需要估算的。 | 程静静等(2008)[ |
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传统村落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居民或游客主体因素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社区发展满意度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 | 通过第一手数据深度了解各相关主体的感知与态度等。 | 受研究者调查水平和方法的影响较大,主观性强。 | 唐晓云(2015)[ |
文献研究法 | 依据现有理论和发展现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并对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进展、开发模式、空间布局、美学思考等进行探讨。 | 比研究者的口头调查更准确、更可靠,也避免了各种记录误差。 | 文献原作者可能会夸大或掩盖了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实情,使得原文献记载偏差。 | 卢松等(2005)[ |
1 | 任俊英, 吴江. 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9): 10292-10295. |
2 | 李文兵. 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6(3): 69-72. |
3 | 唐邦兴, 郑霖. 试论灾害学.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2,4(2): 39-45. |
4 | 文安忠. 白鹿原下半坡母系氏族复原村. 旅游, 1994(11): 6-8. |
5 | 刘沛林. 传统村落选址的意象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1):119-128. |
6 | 李明生. 试论湘西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族论坛, 1993(2): 35-44. |
7 | 杨路塔. 布依族传统民俗旅游村落构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4(2): 18-21. |
8 | 罗康隆. 民族地区的开发与民族关系的调适. 怀化学院学报, 1996(4): 371-374. |
9 | 欧阳奎, 杨载田. 试论中国的乡村古聚落文化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 1993(3): 48-53. |
10 | 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案例分析.经济地理,2005,25(4):562-564. |
11 | 束晨阳. 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安徽绩溪龙川村为例. 中国园林, 2008, 24(8):9-15. |
12 | 吴冰,马耀峰.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121-124. |
13 | 汪清蓉,李凡.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旅游学刊,2006,21(1):19-24. |
14 | 卢松, 陆林, 徐茗,等. 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为例. 地理研究, 2005, 24(4):581-590. |
15 | 冯晓华,阎顺,杨海英,等. 艾丁湖北景区旅游环境容量预测研究.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07,30(6):974-980. |
16 | 卢松,张捷,苏勤.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 地理研究, 2009, 28(2):536-548. |
17 | 李文兵. 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模式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0, 26(1):108-112. |
18 |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基于社区参与的古村落型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8):24-28. |
19 | 吴媚, 郭占锋. 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旅游社区发展的"去权"与"增权"——以陕西省韩城市Y村为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92-97. |
20 | 邵秀英, 田彬.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人文地理, 2010(3):120-123. |
21 | 吴文智,张薇,庄志民. 利益驱动下的村落式农家乐集群经营模式研究——以苏州明月湾古村落为例. 农业经济问题, 2015(6):44-51. |
22 | 卢松. 旅游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旅游科学, 2014, 28(6):13-23. |
23 | 蔡洪雲.山林、水塘、沃田:南方古村落景观营建研究——以玉林萝村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6):43-49. |
24 | 卢松,陆林,王莉,等. 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 地理科学, 2004, 24(2):250-256. |
25 | 杨效忠,张捷,唐文跃,等.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及影响因素——西递、宏村、南屏比较研究.地理科学,2008,28(3):445-451. |
26 | 何峰,杨燕,易伟建.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热带地理,2010,30(5):564-569. |
27 | 孙克勤. 北京门头沟区古村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4):72-76. |
28 | 程静静,王心源.古村落旅游地游客市场发展动力学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67-69. |
29 | 林敏慧,保继刚. 中国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创造性破坏模型的应用检验. 旅游学刊, 2015, 30(4):12-22. |
30 | 朱鹤,刘家明,王磊,等.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旅游支持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林浦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世界地理研究,2018(2):166-176. |
31 | 李伯华, 陈淑燕, 刘一曼,等. 旅游发展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5):604-608. |
32 | 卢松, 陆林, 徐茗. 我国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 人文地理, 2005, 20(5):70-73. |
33 | 牛丹丹,段渊古.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京西灵水举人村为例.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58-2064. |
34 | 刘沛林, 于海波. 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 地理科学, 2012, 32(11):1304-1310. |
35 | 车震宇. 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风貌的利弊影响. 旅游研究, 2016(3): 1-12. |
36 | 吴文智. 旅游地的保护和开发--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实证分析. 旅游学刊, 2002, 17(6):49-53. |
37 | 马青宇,柏云松.旅游发展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全国"乡土建筑的评估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2009建筑史年会, 2010. |
38 | 唐文跃. 旅游开发背景下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对其迁居意愿的影响——以婺源古村落为例. 经济管理, 2014(5):124-132. |
39 | 简坤泽, 张志森, 许艺娜. 基于社区参与的古村落旅游经营模式开发研究——以福建云水谣古村落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22(10):139-142. |
40 | Stephen Leslie Wearing, Wearing Michael, McDonald Matthew. Understanding local power and interactional processes in sustainable tourism: exploring village–tour operator relations on the Kokoda Track, Papua New Guinea.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1): 61-76. |
41 | Lepp A. Residents`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 Uganda.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3): 876-885. |
42 | Scheyvens Regina. Promoting Women's Empower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in Ecotourism: Experiences from the Third World.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0, 8(3):232-249. |
43 | Tirasattayapitak S, Chaiyasain C, Beeton R J S. The impacts of nature-based adventure tourism on children in a Thai village.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5, 15:122-127. |
44 | Pratt S, Mccabe S, Movono A, et al. Gross happiness of a 'tourism' village in Fiji.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2016, 5(1): 26-35. |
45 | 邵秀英, 李静. 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评价及案例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 旅游科学, 2007, 21(6):61-66. |
46 | 卢松, 陈思屹, 潘蕙. 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 旅游学刊, 2010, 25(1):17-25. |
47 | 张建忠,刘家明,柴达. 基于文化生态旅游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后沟古村为例. 经济地理, 2015, 35(9):189-194. |
48 | Tang C C, Zheng Q Q, et al. A Review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7, 8(5): 449–459. |
49 | 唐承财,郑倩倩,王晓迪,等.基于两山理论的传统村落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探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2):203-208.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